产品类别 product class

山东金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地 址:山东省济南市解放路112号
网 址:www.sdjingu.com.cn
服务电话:400-0531-055
传 真:0531-86995742

新闻中心News

冬小麦施肥技术

游览次数:1482次发布时间:2014-05-16
  一、化肥施用原则
  (1)注意增施最缺乏的营养元素:小麦施肥需要首先弄清土壤中限制产量提高的最主要营养元素是什么,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其他元素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近年来,随着麦田氮素化肥用量的增加,增施氮肥的效果不太明显,土壤中磷素、钾素就成为限制产量提高的最小养分,增施磷钾肥可显著提高小麦产量。
  (2)注意有机肥与化肥的合理配合:有机肥养分全、肥效长,含有机质多,能改良土壤等优点。它不仅含有小麦生长必需的氮、磷、钾三要素,还含有钙、镁、硫,铁及一些微量元素。有机质经过腐殖化后,可形成一定数量的腐殖质,改良土壤的理化性状,改善耕作性能,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可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养分有效化过程和提高化学肥料利用率等良好作用。化肥具有养分含量高、肥效快等优点。由于小麦需肥较多,生长周期长,一方面在整个生长期需要源源不断供给养分;另一方面,在小麦的关键生育时期需肥较多,出现需肥高峰期。因此,化肥同有机肥配合施用,可以弥补有机肥含养分较低,肥效缓慢的弱点,能及时满足小麦生长发育的养分需要。对于高产麦田来说,一般亩施农家肥应在3000公斤以上。实践证明,只有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和化肥配合施用,才能保证小麦连年持续增产。
  (3)注意底肥与追肥的合理配合:小麦从出苗到返青对氮的吸收量占总量的1/3以上,从出苗到拔节对磷、钾的吸收量占总量的1/3左右。因此,麦田施用化肥应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中高产麦田化肥底施和在拔节期追施的比例以总施氮量的7:3或6:4效果最好。而在干旱少雨的丘陵旱地,使用化肥以全部底施"一炮轰"的效果最好。麦田追施化肥一足要注意结合浇水。
  (4)注意土壤质地、茬口和光温条件:砂性土壤与壤土和黏性土壤相比,养分亏缺的可能性大,保肥能力也差,应增加施肥量,并采用分次施肥的办法,避免因一次集中施肥而使养分流失,对于前茬作物生育期长、养分消耗多、土壤休闲时间短的麦田,应增加施肥量,以满足小麦增产的需要;在温度偏低、光照不足的气候条件下,小麦生育进程缓慢,充足的氮素供应可延长营养生长的持续时间,但对生殖生长不利,因此,应适当控制氮肥而相对增加磷钾肥的使用量。此外,水浇地使用化肥的增产作用明显大于干旱条件,因此,水地化肥用量可高于旱地。
  二、尽量提高肥料利用率
  麦田施肥是实现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但由于农家肥施用少,化肥施用不科学,不合理,化肥利用率仅有35%左右,与发达国家60%一80%相比差距很大,因此提高小麦肥料利用率非常重要。根据多年生产经验和研究结果,提高施肥(特别是化肥)效益的有效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有机肥一般可以自己积造,而且所含养分全面,肥效较长,对改良土壤,提高麦田肥力有重要作用。   (2)配方平衡施肥:测土化验土壤各种养分含量,缺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并且各种肥料配合施用效果好。   (3)改进化肥施用方法:为减少氮素化肥的挥发损失,底肥应条施或窝施,拔节肥撒施,应随撒肥随浇水,使肥料尽快渗入土壤。磷肥应与有机肥混合(或堆沤)后集中沟施或穴施,以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防止水溶性磷的固定,同时,有机肥分解时产生的有机酸还可以促进难溶性磷肥的溶解,磷素又能促进微生物的活动,加速有机肥的分解。钾肥的移动性小,宜集中施于小麦根群附近。   (4)综合采取各种增产措施,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效益:如果用适宜的密度,安排最佳的播种期,认真防除杂草等,都可使较少肥料发挥出较大的增产效果。常用化肥深施技术如下:①碳酸氢铵是我国目前生产的主要氮肥种类品种之一。其投资少,成本低,生产比较容易,施入土壤后易分解,不留任何有害物质,适于各种土壤和作物。但是,碳酸氢铵也有严重缺点,就是极易以氨气挥发损失,俗称"气肥"。而且温度越高,与空气接触面积越大,分解越快,损失越重。深施后,一是与空气隔开,二是被土壤吸附,防止了挥发,才能提高利用率。实验表明,一般深施比表层撒施提高肥料利用率20%~30%。所以,碳酸氢铵作底肥,开墒后随在犁前撒入沟内,最好不在犁后撒,更不要预先撒完再犁地:追肥时要用手工或机具顺行开沟,或是挖穴,深施后要及时覆土浇水。   ②尿素属有机酰胺态氮肥,含氮量高达46%,易溶于水,对土壤不含杂质,适于各种土壤和各种作物。施入土壤中的尿素经微生物作用,使之转化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被小麦吸收利用,若这一转化过程是在土壤表面进行,也可造成氮的大量挥发损失,所以施用尿素也要求深施10厘米,如果表施,则要在施后立即浇适量小水。   ③磷肥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由于磷有被固定和移动性小的性质,为提高肥效可条施,穴施或分层施,集中施在小麦根系附近,利于吸收并减少与土壤的接触面积以减少固定。   ④复合肥料如磷酸二铵,含磷较高,质量较好,可条施作基肥,撒犁沟或播种前深耩10~13厘米,再按沟耩种,或开沟施肥后再平沟播种。如播种前未施磷肥或用量较少,可于小麦返青至起身期深追,施后浇水。
  三、肥料的混后施用
  在小麦生产中,通常需要不同肥料的配合施用,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获得高产。因此,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把不同的肥料混合起来施用,就可以减少操作次数,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经费开支。但是,混合使用必须掌握以下原则:一是可减少肥料中有效养分的损失而提高肥效,二是能改善肥料的物理性状,三是能发挥养分间的促进作用。根据上述原则,麦田常用肥料的混合施用具体可分三种情况:(1)可以混合;(2)临时混合,立即施用,(3)不可以混合。
  四、肥料与农药的混后施用
  在小麦生育后期,常常需要药剂防治病虫害,又要进行根外追肥或喷施激素类物质来预防小麦的早衰或贪青,减轻和避免干热风危害。既要喷药,又要喷肥,那么能不能药肥混合一次完成呢?这关键在于农药和肥料的酸碱性质问题。有的能混合,有的不能混合。酸性农药不能与碱性肥料混用,否则农药易分解失效;铵态氮肥和水溶性磷肥不能与碱性农药混合,否则肥料的有效成分降低。如后期喷施草木灰水时,就不能把乐果药液或1605药液对入同喷。否则就要降低药效,而1605或乐果与磷酸二氢钾混合施用,则无副作用,还可以减少操作程序,提高工效。此外,还要看对作物是否产生不良影响,以及可否提高肥效或药效。如含砷农药(砒酸铅、福砷等)和钠盐、钾盐肥料混合时,就会产生较多的水溶性砷,增加药害,不能混用,而2,4-滴类除草剂与化肥混用时,不仅对作物无害,而且能显著提高杀草效果。五氯酚钠和氮肥混合用能抑制土壤硝化作用,提高氮肥肥效,除草醚、敌稗也可与氮肥混用均有良好效果。
  五、种肥的施用
  由于种肥集中施在种子附近,对促根壮蘖、培育壮苗有明显作用,特别是在土壤瘠薄,底肥不足或是误期晚播的情况下,施用种肥的增产作用尤其显著。试验证明,每亩用2.5~4公斤硫酸铵作种肥,每公斤肥料可增产小麦5公斤左右,每亩用过磷酸钙5~10公斤作种肥,每公斤肥料可增产1.5~3公斤。   在种肥施用技术方面要注意以下问题:   (1)肥料选择:在选用种肥时,必须采用对种子或幼芽副作用小的速效肥料。在现有氮素化肥中,硫酸铵吸湿性小,易于溶解,适量施用对种子和幼苗生长无不良影响,适合作小麦种肥。尿素含氮量高,浓度大,但含有缩二脲,影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故一般不宜与种子混合播种。如需要用尿素作为小麦种肥时,用量不宜过大,最好用耧先施种肥,在进行播种,尽量避免种子与肥料接触。过磷酸钙易于溶解,在土壤中移动性小,钙镁磷肥无腐蚀性,物理性好,都可作为种肥。磷酸铵含氮、磷量高,作种肥效果最好。优质有机肥中的厩肥、牛羊粪、猪鸡粪等,可与氮磷化肥混制成颗粒状作小麦种肥。此外,有些麦区用磷酸二氢钾或细菌肥料进行拌种,或用微量元素作为小麦种肥,均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2)施用方法:硫酸铵与小麦种子混播,每亩大约用3~4公斤,或者按种子量的1/2与麦种干拌均匀后混合播种。尿素与种子混播,应严格控制尿素用量,每亩以1.5~2公斤为宜,最高不能超过2.5公斤,并且随拌随播,最好种子和肥料分耩,避免肥料和种子接触,这样尿素用量可增加到5~8公斤。若用颗粒状磷酸铵作种肥,用量一般为每亩5~10公斤,既便于混播,又因含有氮、磷成分,所以增产尤为显著。种子与种肥混播时,最好用装有土粒或种子的口袋,压在种子箱内的种子上,可以避免种子和种肥混播不匀。   在机播条件下,如用氮、磷化肥作种肥,可在播种机上加装种肥箱,以便同时下种和下肥,无论粉状或粒状化肥,均可达到集中施肥的效果。   在使用小麦种肥时,有些化肥品种对小麦种子和幼苗具有毒害作用,不宜做种肥,主要有三类:一是对种子有腐蚀作用的肥料。碳酸氢铵具有吸湿性、腐蚀性和挥发性,过磷酸钙对种子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用这些化肥作种肥,对小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会产生严重危害。如必须用这些化肥作种肥,应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可将碳酸氢铵在播种沟之下或与种子相隔一定的土层;或将过磷酸钙与灰杂肥混合后施用。二是对种子有毒害作用的肥料,尿素含有缩二脲,其含量如果超过2%即对种子和幼苗产生毒害作用。另外含氮量高的尿素分子也会渗入种子的蛋白质结构中,使蛋白质变性,影响种子发芽出苗。三是含有害离子的肥料。氯化铵、氯化钾等化肥含有氯离子,施入土壤后会产生水溶性的氯化物,对小麦种子发芽、生根和幼苗生长极为不利。硝酸铵和硝酸钾等肥料含有的硝酸根离子对小麦种子的发芽也有一定的影响,因而不宜作种肥施用。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解放路112号  联系电话:0531-81936956  邮箱:jingushichangbu@163.com
©山东金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正在备案中  技术支持:盘古网络[定制网站]